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网格划分的城市短时交通流量时空预测模型
王海起, 王志海, 李留珂, 孔浩然, 王琼, 徐建波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2, 42 (7): 2274-2280.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1050838
摘要468)      PDF (2906KB)(379)    收藏

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在帮助交通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交通控制和诱导手段以及帮助出行者合理规划路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对交通数据时空特性考虑不足的问题,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LSTM)单元的理论框架下,结合城市交通流量的时空特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预测模型——STCAL。首先,采用细粒度的网格划分方法来构建交通流量的时空矩阵;其次,利用CNN模型作为空间组件来提取城市交通流量不同时期下的空间特性;最后,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型作为动态时间组件来捕获交通流量的时序特征和趋势变动性,并实现交通流量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STCAL模型与循环门单元(GRU)和时空残差网络(ST-ResNet)相比,均方根误差(RMSE)指标分别减小了17.15%和7.37%,均绝对误差(MAE)指标分别减小了22.75%和9.14%,决定系数(R2)指标分别提升了11.27%和2.37%。同时,发现该模型在规律性较高的工作日的预测效果好于周末,且对工作日早高峰的预测效果最好,可见该模型可为短时城市区域交通流量变化监测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平行因子分解的协同聚类推荐算法
丁小焕, 彭甫镕, 王琼, 陆建峰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6): 1594-1598.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06.1594
摘要521)      PDF (923KB)(425)    收藏
针对三元组数据内在关联性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平行因子分解(PARAFAC)的协同聚类推荐算法。该算法利用PARAFAC算法对张量进行分解,挖掘多维数据实体之间的相关联系和潜在主题。首先,利用PARAFAC分解算法对三元组张量数据进行聚类;然后,基于协同聚类算法提出了三种不同方案的推荐模型,并通过实验对三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最优的推荐模型;最后,将提出的协同聚类模型与基于高阶奇异值分解(HOSVD)的推荐模型进行比较。在last.fm数据集上,PARAFAC协同聚类算法比HOSVD张量分解算法在召回率和精确度上平均提高了9.8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在delicious数据集上平均提高了11.6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更有效地挖掘出张量中的潜在信息和内在联系,实现高准确率和高召回率的推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融合朋友关系和标签信息的张量分解推荐算法
丁小焕, 彭甫镕, 王琼, 陆建峰
计算机应用    2015, 35 (7): 1979-1983.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5.07.1979
摘要475)      PDF (764KB)(648)    收藏

针对大众标注网站项目推荐系统中存在数据矩阵稀疏性影响推荐效果的问题,考虑矩阵奇异值分解(SVD)能有效地平滑数据矩阵中的数据,以及朋友圈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提出了一种融合朋友关系和标签信息的张量分解推荐算法。首先,利用高阶奇异值分解(HOSVD)方法对用户-项目-标签三元组信息进行潜在语义分析和多路降维,分析用户、项目、标签三者间关系;然后,再结合用户朋友关系、朋友间相似度,修正张量分解结果,建立三阶张量模型,从而实现推荐。该模型方法在两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高阶奇异值分解的方法比较,在推荐的召回率和精确度指标上分别提高了2.5%和4%,因此,所提算法进一步验证了结合朋友关系能够提高推荐的准确率,并扩展了张量分解模型,实现用户个性化推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色彩相似度的自适应立体匹配
李洪 李大海 王琼华 陈盈锋 张充
计算机应用    2012, 32 (12): 3373-3376.   DOI: 10.3724/SP.J.1087.2012.03373
摘要789)      PDF (601KB)(505)    收藏
提出了一种结合权值矩阵和相似性系数矩阵构造的区域匹配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色彩相似性和距离临近性对窗内的每一点相对于待匹配点的自适应权值进行分配,得到一个权值矩阵,为了提高在视差不连续区域的匹配精度,使用了边界点矩阵来降低相对应点的权值。然后在RGB色彩空间中根据待匹配点和对应点的匹配窗内的每一点的颜色绝对差值和来自适应分配相似性系数矩阵。最后利用上述方法对Middlebury网站上提供的四幅立体图像对Tsukuba、Venus、Teddy和Cones进行了实验,总体正确率分别达到了91.82%、96.19%、76.6%和86.9%。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彩色图像对自适应匹配算法
刘效勇 李大海 王琼华 刘曦 漆小平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1): 163-166.  
摘要1158)      PDF (657KB)(1159)    收藏
提出了两种方法来提高图像匹配的精度。一种方法是改变自适应匹配窗口的选择方法,与原来的矩形窗口相比较,提出的窗口选取方法能在低纹理区域得到包含有效信息量更多、更接近实际边界的窗口。此外,通过降低边界点相似度在计算过程中的权重来降低边界点影响力,使得视差不连续区域的匹配精度得到提高。算法采用了Middlebury网站上提供的四幅立体图像对Tsukuba、Venus、Teddy和Cones分别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两种方法对四幅图像的匹配精度均有所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三维立体显示综述
王琼华 王爱红
计算机应用    2010, 30 (3): 579-581.  
摘要1443)      PDF (599KB)(1856)    收藏
按基本工作原理是否为双目视差将三维立体显示分为两大类。基于双目视差原理的三维立体显示主要有眼镜/头盔式立体显示和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这类三维立体显示的技术相对成熟并有相应产品;非基于双目视差原理的三维立体显示主要有全息立体显示、集成成像立体显示和体显示等,这类三维立体显示的技术较不成熟,大多没有相应产品。对这些三维立体显示的器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特性进行了阐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